400-070-7072
看PET-CT如何评价淋巴瘤疗效
2019-07-29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手术、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方法的单纯或联合应用对淋巴瘤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例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及时、灵敏地检出是否存在肿瘤残余灶及其他组织有无受侵,准确评价治疗效果,对指导下一步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X线、B超、CT等常规影像学诊断方法,多基于病灶的大小、密度等形态学进行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放射性核素67Ga显像只能发现直径>2 cm的病变,对恶性程度低或体积较小病灶的评价存在一定困难。PET-CT显像可将病变的功能分子信息与精细解剖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在淋巴瘤的诊治工作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1.PET-CT评价淋巴瘤疗效的优势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通过放疗和(或)化疗等治疗手段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其中HL的长期存活率可达90%,高分化NHL也可达到50%,准确诊断分期、再分期以及疗效监测是拟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PET-CT将器官、组织及病变的功能分子信息与***解剖结构信息融合为一体,对淋巴瘤残余病灶的探测、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价值。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客观、全面地评价疗效:由于人体淋巴组织遍布全身,淋巴瘤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PET-CT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功能显像及全身显像等优点,1次检查即可准确显示病变的全身累及情况,可直观地显示肿瘤组织治疗后增殖活性的改变,凡对治疗有积极反应的肿瘤组织,其增生减缓或停止,细胞代谢活性降低,表现为FDG摄取减低或消失。Spaepen等对NHL患者在化疗结束后行PET-CT监测,结果表明其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
 
     (2)早期准确判断残余肿块性质:曹丰、陈跃报道显示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治疗结束后局部仍有残余肿块,但*终仅18%-20%会复发。淋巴瘤放化疗后残存肿瘤病灶可吸收FDG,而治疗后纤维组织、肿瘤坏死组织则不吸收, PET-CT图像呈阴性,由此可将残存肿瘤从放化疗后的瘢痕组织中区分开来。

    (3)准确诊断治疗后正常大小淋巴结受侵状况:有研究表明在淋巴瘤中7%-71%正常大小淋巴结已受侵。PET-CT应用其功能代谢显像的特点,可早期发现病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CT的假阴性。

    2.PET-CT评价淋巴瘤疗效的局限性

       
PET-CT显像对微小淋巴结受侵及葡萄糖代谢低的病灶检出率较低,但炎症、肉芽肿、结核活动期及手术切口等部位也可过多摄取FDG,呈现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