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0-7072
什么是PET/CT?PET/CT是如何让肿瘤“无处遁形”的?这篇文章给你详细解说
2024-02-18


什么是PET/CT



PET/CT全名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X射线断层扫描(CT),简称PET/CT(读作:派特CT)。它可不是全身CT这么简单,它是PET和CT两种影像技术的“结合”。

我们一分为二来看。先说说常见的CT,其工作原理是将X射线以窄束的形式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有点像切土豆薄片,根据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处理,形成灰度不同的影像,描绘出人体的组织结构;PET的工作原理则稍复杂,它是将含放射性核素的显像剂注入人体,显像剂会有特定的分布,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在很短的距离内与人体组织中的负电子碰撞发生“湮灭”,释放出一对方向相反能量相同的γ(伽玛)射线,利用PET设备探测和计录这些γ射线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就能呈现出这种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密集程度,从而反应疾病的状态。

PET/CT结合了PET和CT的优点,两个设备同机整合,图像同机融合,是能一站式完成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成像的医疗设备。简单来说,就是两台设备的整合实现了1+1>2的效能。



PET/CT是如何让肿瘤“无处遁形”的?

一切要从“神探”PET/CT“查癌”的关键证据——¹⁸F-FDG说起。

¹⁸F-FDG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是临床*常用的显像剂,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将显像剂注入人体后,癌细胞掠去比正常细胞多得多的18F-FDG,但是¹⁸F-FDG仅仅是葡萄糖类似物,肿瘤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代谢,能在肿瘤细胞内积聚。随后我们通过PET/CT探测18F发出的γ射线进行定位,就可以让癌细胞“原型毕露”,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同时肿瘤细胞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一次注射¹⁸F-FDG就能方便地进行全身显像。

图片

四维动图

利用这个原理,PET/CT就能对肿瘤进行诊断、定位、探寻转移灶(分期)、观察疗效,甚至预测患者的生存信息。




PET/CT查辐射大吗?安全吗?


离开剂量无法谈辐射损伤。人体所受辐射的多少,常使用单位毫西弗(mSv)来表示,我国大众受到的天然本底辐射约为3.1mSv。实际上辐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俗话说,离开剂量谈“辐射伤害”,都是耍流氓。只有足够强度的辐射,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不同于CT会发出X射线,PET是接受射线成像的,辐射来自示跟踪剂里的放射性核素18F,并且注射示踪剂的剂量与体重正相关。在核医学的PET/CT检查中,成年患者接受¹⁸F-FDG全身显像的有效剂量剂量是很低的,做一次PET/CT的有效剂量与一次全腹部CT检查相当,符合医疗辐射的标准,我们无需“谈核色变”。

检查当时,受检者也只需要接受静脉注射微量的显像剂和平躺休息,没有其他任何不适,患者可以放心预约该检查。


哪些人群建议完善PET/CT检查?


1、肿瘤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肿瘤病史的患者或肿瘤指标异常升高的患者。

2、已经发现身体得了肿瘤,但不能确定肿瘤的良、恶性,需要鉴别的患者。

3、高度怀疑肿瘤并计划行穿刺活检,PET/CT可以提示穿刺位置。

4、病理已经明确肿瘤的,但不确定有无转移的患者,PET/CT可准确分期。

5、已经明确转移的患者,但不知道原发病灶的来源,用于原发病灶的寻找。

6、通过PET/CT检查结果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为放疗患者勾勒靶区。

7、对肿瘤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精确判断肿瘤是否存活。

8、对于临床怀疑肿瘤复发的患者,又没有临床证据的,可以行PET/CT检查。

9、对于非肿瘤患者,在神经系统方面主要用于癫痫灶的定位以及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研究,心脏系统评价主要用于心肌存活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