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0-7072
热门关键词:
  • 脉管疾病(血管瘤)的诊疗常识

    脉管疾病(血管瘤)的诊疗常识

    这些原来统称为“血管瘤”的血管疾病形态各异,表现复杂多变,在形态学、组织学和临床表现、预后上并不一致,国际脉管学会于是将其改称为脉管疾病。我们俗称的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血管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2% 。脉管疾病(vascular  lesions)是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 的统称,是一类起源于中胚叶的残余成血管或成淋巴管细胞的肿瘤或畸形,其实质是脉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血管瘤或脉管畸形是软组织中*多见的良性病变,多为先天性,小儿多见。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早期发育阶段所产生的组织畸形,常见于小儿及青少年。02脉管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一)、分类脉管疾病在以往的分类中,将其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分类已不能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2002年,中华医学会推出应用Waner和Suen(1995)提出的脉管疾病的新分类法,把脉管疾病分为2类:一类为血管瘤即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病变多在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生长迅速,1岁左右可望停止生长,或逐渐消退,但仍有少部分会继续蔓延生长,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另一类为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包括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即传统分类中的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gioma)、微静脉畸形(venular malformation)、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即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 gioma)、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即蔓状血管瘤(cirsoid hemangioma)、淋巴管畸形(lymphoduct malformation)即淋巴管瘤(lymphangioma)和混合畸形(mixed malformation)。混合畸形即传统分类中的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并存的混合型血管瘤(mixed hemangioma)。二)、临床表现1、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 可发生于颌面部或舌背部,瘤体明显高出皮肤或舌背粘膜,质中等,穿刺无回血,表面高低不平,呈红色草莓状或皮肤接近正常或淡蓝色,皮下可触及软包块,加压时无明显缩小,瘤周无扩张的小静脉。2、脉管畸形  出生时存在,多为无痛性病变,但种类不同,症状各异。1)、毛细血管畸形:多发生于面部皮肤,表面呈红色,不高或略高于皮肤,加压时可退色,故传统分类中称葡萄酒色斑或鲜红斑痣。2)、静脉畸形:多为软如海绵的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穿刺可抽出暗红色血液。在口腔、唇、颊粘膜或眼球结膜的病变多呈暗红色或紫色葡萄状,易出血;颌颈部的病变表面皮色多为正常,体位试验阳性,病程长者X线片可见静脉石。3)、混合畸形:也是无痛性软包块,但体位试验阴性,其表面皮色可以正常或有散在的红色斑点,因合并有微静脉畸形故有快速生长期,病变很快生长成不规则,高出皮肤的红色软包块,压不退色。同时伴有静脉畸形者,加压时可缩小,哭闹时增大;其周围皮肤可见多条扩张的小静脉。4)、动、静脉畸形:较少见,是有较多的微小动脉、静脉相互吻合成团形成的脉管畸形,病变表面温度较高,有搏动感,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5)、淋巴管畸形(1)毛细管型(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在皮肤或粘膜上呈现单个或多个散在的小球状囊性结节,无色、无痛,不能压缩,边界不清。唇、颊和舌粘膜的病变有时与血管瘤同时并存,出现淡黄色(淋巴滤泡)和暗红色相间的小疱状突起,呈草苺状,在传统分类中称为淋巴血管瘤。(2)海绵状淋巴管畸形软如海绵,穿刺可有少量淡黄色淋巴液抽出。发生在唇、颌下和面颊部,可使局部明显肥大肿胀;发生在舌体部者常合并毛细管型淋巴管畸形而呈巨舌状。影响美容、吞咽和语言等功能。(3)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即传统分类中的水瘤,主要发生在颌下及颈部,呈充盈状,皮色正常,触摸柔软,有波动感,无压痛。与深层静脉畸形不同的是体位试验阴性和穿刺为淋巴液。三)、脉管疾病的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临床表现,再辅以体检和穿刺可以确诊,必要时行B超等影像学等检查。03脉管疾病的治疗脉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归纳起来为两大类,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有时两者合用。(一)手术治疗:有手术切除、手术环扎、手术加微波、手术栓塞和显微手术等。对淋巴管畸形传统的方法也是手术切除整形。(二)非手术治疗:有冷冻、激光、微波、激素和各种硬化剂(乌拉坦、明矾、尿素、消痔灵、中药消症液、鱼肝油酸钠)等治疗。04放射性核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放射性核素治疗脉管疾病(血管瘤)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国内开展的较晚,但也有三十年左右了,治疗的经验及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治疗方式分为敷贴治疗和注射治疗,目前用于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有锶-钇-90和磷32,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核素发出的β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病变部位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发生炎性改变、萎缩,以至血管闭合,*后被纤维细胞代替,达到治疗目的。敷贴治疗无损无痛、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时间只有几分钟,特别对于婴幼儿,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更易为家长接受。对血管瘤疗效较好,对脉管疾病疗效根据疾病类型差异较大。对于位置较深的脉管疾病(血管瘤)可以采用磷-32胶体注射治疗。2. 核素敷贴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治疗时机宜早不宜晚早治疗,可以防止血管瘤由皮肤向深部发展造成治疗难度加大,而且疗程短,效果好,辐射剂量也少,发生色素沉着等现象消失亦早。此外,还可避免随年龄增长皮肤血管瘤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的心理问题。2)、治疗剂量要严格掌握用多大的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是否经过其他治疗、血管瘤类型、发病部位、治疗季节以及机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具体情况而定。小剂量多次照射的治疗方法,局部反应小,每次照射时间短,便于观察局部反应和调整剂量,故受到较多推荐及采用。3)、治疗前要做好解释工作患儿首次接受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家长对治疗的过程、反应、疗效等不甚了解,往往存在疑虑、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故细心做好解释工作能获得家长的配合,使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效果。4)、应交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嘱家长密切观察患儿局部皮肤反应,保持治疗部位清洁、干燥,减少磨擦,避免理化刺激等;按预约时间及时复诊等。做好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儿敷贴治疗后的反应及效果,对出现的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 为什么肿瘤切除之后,还会复发或转移呢?

    为什么肿瘤切除之后,还会复发或转移呢?

    为什么肿瘤切除之后,还会复发或转移呢?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1、肿瘤本身的性质不同恶性肿瘤有各自的特点,有些是低度恶性,就是相对温和的,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或转移;但有些高度恶性的,其生长迅速,侵袭很强,在手术后极易复发。通常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则恶性程度低,相反,分化程度低的则恶性程度高。恶性程度高的癌细胞一般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转移。恶性程度低的癌细胞对放化疗不大敏感,但手术后不易复发和转移。因此,对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即使手术切除,配合各种治疗,依然还会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2、手术前转移情况术前对病人病程全面评估是很重要的,避免不规范的医疗决策。如果发现的时候是在早期,癌细胞扩散得少,很容易就能完全清除。如果发现的晚,术前已有微小转移灶,或暂时医疗技术尚无法查出,即使原发灶手术切得再干净,也免不了转移。3、手术切除不彻底这并不是说医生的技术不过关,手术不成功。当肿瘤过大,伴淋巴结转移的,且与周周组织、脏器粘连,医生要兼顾邻近重要脏器的功能,以及病人术后恢复,手术范围无法足够广泛,导致手术不彻底。虽然每个医生在手术时,都会尽可能地切除干净,切除范围是治疗规范规定的,是医生必须要执行的,如乳腺癌,除了乳房患处,周围的脂肪组织,甚至是部分肌肉,腋下淋巴组织都要一起被移除。但这个干净只是相对的,首先受医生水平和经验的影响;其次,就算这个医生很有经验,在他视力所及之处已经很干净了,但即便如此,恶性肿瘤是个全身性疾病,*终发生肿瘤的那个器官,只是肿瘤选择的一个落脚点,医生切除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就算切干净了,水面下面的,还没有形成肿瘤的,医生看不见,而且也不是通过外科手术能解决的。这就包括一些微小癌灶,血液里、淋巴里以及暗渡陈仓散落到其他地方的肿瘤细胞,这样就没有确切的肿瘤范围。手术*大可能地杀死癌症的有生力量,但必须配合内科化疗以及其他治疗巩固外科治疗效果。此外,手术过程本身也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这些都是病人日后复发的重要因素。4、术前或术后综合治疗除了手术,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药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临床上根据肿瘤类型,不同分期,选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且先后顺序也有所不同。术前新辅助治疗,目的是降低肿瘤负荷,控制肿瘤远处扩散,争取保护手术邻近功能器官。肿瘤好比如一颗大树,树干被手术清走,而那些细小的树根只能靠术后辅助治疗除掉。所以,倘若忽视术前或术后综合治疗,那复发和转移也难以避免的。5、免疫力低下正常人体内的细胞日夜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每天形成的新细胞中,约有几百万个细胞会发生基因突变,少数突变细胞若不受免疫系统制约,则进一步恶变,形成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随时都在监视和及时消灭这些突变、恶变的细胞或癌细胞,一旦发现异常,会动员大量免疫细胞歼灭"异已分子",使之难以形成气候。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监视功能正常,则能对体内外的致癌物和癌细胞进行狙击,消灭其于萌芽状态。恶性肿瘤不是一个行为单纯、性质单一的肿块。它是由无数个癌细胞构成的复杂群落,这些癌细胞肆意繁殖,在体内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在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后,虽然杀死了大多数敏感的癌细胞,但少数放疗抵抗或耐化疗药或靶向药的癌细胞仍潜伏在身体里。一旦机体免疫力或在其他诱因下,那些潜伏的癌细胞又会活跃起来,造成复发或远处转移。6、癌症体质并未改变虽然通过各种方法将癌细胞清除干净,但病人自身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调节机制并未改变,癌细胞生存的环境也没有改变,很容易再引发新的癌细胞不断产生,癌症就会复发和转移。从上述分析看来,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或转移,并不少见,而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说复发并不表示手术不成功,*关键还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术后也要注意饮食,关注健康。总的来说,传统的治疗手段,一方面无法100%杀灭和消除癌细胞,一方面并没有改造体内环境,所以很难避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治疗癌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有长期和癌症做斗争的准备。如果没有及时跟进抗复发治疗,或接触到是促使癌症复发的引起癌症的各种理化因素及生物致癌因素,导致癌症复发和转移。癌症出现复发转移的症状表现1、发热症状:癌症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热现象,这在临床上称为"癌瘤热"。肿瘤组织坏死,瘤体侵入腹腔神经丛,肿瘤代谢物进入血流,肿瘤脑转移等,均可引起发热。2、阻塞症状: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增大,都会引起管腔变化,常见的是管腔狭窄,更有可能会造成管腔阻塞。如食管内肿瘤增大,会造成进食时吞咽困难、打噎甚至阻塞等;气管和咽喉肿瘤增大,会压迫气管和咽喉部神经,从而出现气短和声音嘶哑、语不出声的征状。3、疼痛症状:癌症病人通常会有转移病灶,病痛非常明显。一般多见于骨转移。瘤体直接浸润神经组织,或较大的瘤体压迫了体内管腔,都可引起组织坏死和产生炎症,出现疼痛症状。4、体重下降:病人通过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平稳。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又出现进行性的乏力,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就应检查有无肿瘤复发的可能。5、出血症状:肿瘤体坏死往往会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肿瘤体侵蚀周围的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常见的有呕血、黑便、阴道流血、尿血、流鼻涕、痰中带血等。6、淋巴结肿大:癌症病人通过治疗后,应注意检查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可经常检查淋巴系统。如颈下三角区(颈部、下颌、锁骨窝)、腋窝、腹股沟等部。这些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大,应立即就医。7、局部肿胀,出现包块:肿瘤的发展可能会在局部出现肿胀,甚至出现包块,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应及时就诊。早期诊断治疗,是解决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比较好方法。从上述分析看来,要想很好解决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问题,是早期发现肿瘤,此时肿瘤仍局限于原发灶,且体积不大,尚没有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很完整摘除肿瘤,并且保证手术切缘干净,才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早期发现肿瘤,有赖于加强健康意识、定期防癌体检和及时识别早期癌变的症状。因此需要做到:1.定期复查要想查出隐藏在淋巴和血液里的肿瘤细胞,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大多数肿瘤复发转移在两年内,所以病人的复查频率要高。一般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到五年内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五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的内容主要有检验、PETCT影像学检查、视触叩听等体格检查,病人在复查时,需要带既往病历资料。2.按时服药遵医嘱,病人需按时服药。除了一些含服的药物之外,病人在服药时需喝水,喝水有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效;病人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随便增减药量或停药;也不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吃药。在生活中,因不按时服药导致病情恶化的例子有很多,本来可以用药物控制的病情,*后不仅要花费高昂的治疗费,甚至还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发生。3.合理饮食合理安排好饮食,不管是对治疗期,还是康复期都非常有帮助。因肿瘤病人对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比正常人高25%-50%,良好的营养可增强肿瘤病人的抗癌能力,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延长生存期。肿瘤病人如何补充营养?主要原则为:注意膳食平衡、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少食多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过多忌口。4.积极运动除了上述的三点外,肿瘤病人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根据多个权威指南给出的建议,病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的运动。如身体受限,可以做一些日常性较缓和的运动,例如上下楼梯、多走路、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5.调整心态既往研究中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病人面对肿瘤精神崩溃、失去生活信心,那么病人的生存率就会显著降低。因此病人应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克服恐惧和焦虑,远离孤独和抑郁。建立希望与乐观,增强信念与拼搏,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复发转移的肿瘤不想选择手术是否有其他选择?免疫治疗为转移和复发的癌症病人找到出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手段相继应用,癌症的治疗效果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对于癌症患者术后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只要选择*佳的治疗时机和掌握正确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癌症患者转移和复发的悲剧是不会发生的。而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好且*有效的方法。肿瘤专家介绍,自体细胞免疫治疗也称为生物治疗,它是通过细胞生物学方法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原理就是把患者的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种)在体外分离出来,经过特异性抗原作用及实验室培养,使其具备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能力,同时在体外将这种细胞扩增到一定数量后再回输到体内,杀灭那些肉眼看不见得肿瘤细胞,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达到治疗效果。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以其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预期等优势,已经被公认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方法,是二十一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活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治疗手段。自体免疫细胞技术可单独适用于各类肿瘤患者的治疗,也可与其它疗法联合应用,尤其对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非常理想的治疗手段。
  • 放疗 被忽视的肿瘤“杀手”

    放疗 被忽视的肿瘤“杀手”

    手术、化疗、放疗,被称为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随着技术进步,抗击肿瘤的各种方法和理念都在不断改进与发展,其中放疗与传统治疗相比,更因为技术手段和设备的发展更新而带来革命性变化,打击肿瘤更准确,摧毁肿瘤效果更彻底,治疗副作用更小。但与技术迅猛发展不匹配的是,业内业外对放疗的看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对放疗的不认识、不重视,*终导致患者没有得到恰当和适时的治疗,受影响的是整个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和治癌观念的转变。  放疗优势越来越明显肿瘤放疗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传统放疗都是大面积照射,治疗准确度不高,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大。而近二三十年来,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治疗设备种类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新的技术手段,让放疗进入新医疗时代。  CT、磁共振、PETCT、生物代谢影像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精确定位肿瘤,勾画出病变组织的三维结构,精细地勾画出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实现打击。例如,对肺癌、肝癌、胰腺癌等采用传统放疗效果不佳的放疗劣势病种,采用放疗高剂量、短疗程放疗模式(SBRT或SABR),可以达到与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治疗风险和副作用很低;而对鼻咽癌、喉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采用传统放疗疗效较好的优势病种,采用放疗,不仅疗效进一步提高,治疗副作用也大幅减少。  放疗还对高龄或患有其他疾病等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有优势。放疗还可以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晚期转移性肿瘤,发挥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肿瘤局控率和患者生存期。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却仍面临窘境。无论是管理层、学术界还是民众,对放疗都缺乏完整、系统、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改进配套措施。  固有观念羁绊放疗技术的发展 首先,放疗人员在临床的学科地位低,影响了科室的全面发展。在医院的科室设置上,综合医院多将放疗归于医技科室。在大部分医院,放疗科不是一线科室,肿瘤患者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去放疗科治疗,所以放疗医生很难接触到早期患者。另外,学科编制也没有肿瘤放疗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也制约了肿瘤放疗在临床上的发展。  其次,放疗在学术上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面临严重的学术偏见。很多肿瘤是放疗的适应证,但是在指南上基本就没有提及放疗,说的都是以外科治疗为根治手段。在临床上,医生接诊了肿瘤患者,特别是早期患者,第一建议就是“切”。例如喉癌,手术治疗要把喉部切除,还要将食管改道,术后患者失去了语言功能,极其痛苦;而采用局部放疗手段,治疗效果与手术一样,但可以保留患者的发音功能。遗憾的是,喉部长了肿瘤的患者一般都是先去耳鼻喉科或外科治疗,这些科室的医生自然给患者手术治疗。  从传统放疗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很多肿瘤都是放疗的优势病种,如肺癌、肝癌、鼻咽癌、胰腺癌、声带癌、中上段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肾癌及腹膜后肿瘤等。  再次,放疗在医学本科生的教育中也被忽视,影响了放疗技术在整个业内的认知度。医学院校本科没有放疗专业,放疗人才缺乏的问题非常严重。在大学医学教育里,没有把放疗设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临床医生绝大多数未接受过放疗知识的学习,他们对放疗技术的作用、优势和进展知之甚少,这让很多患者错过了比较好的治疗手段或治疗时机。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只有手术才能根治癌症,放疗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由于受传统理念和以住一些负面说法的影响,患者一般不会首先选择放疗,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放疗能治疗哪些肿瘤及治疗效果。患者发现患上癌症后,也都是一味要求手术切除,很多患者是在各种治疗手段都尝试过了,到了晚期才听说放疗,但实际上,放疗*适合于早期肿瘤的治疗,到了晚期放疗也无能为力。 应创建全新的肿瘤治疗体系 首先要从顶层设计上改变放疗不被重视的现状,强调提高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强调适应证、有效性和安全性;还要强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节省医疗费用,降低社会负担。  应重视放疗专业医生的培养,重视放疗学科在临床上的发展。管理层面要提高对放疗技术发展的认知度,了解放疗的特色和优势,让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从大学教育开始,医学院校应将包括放疗在内的肿瘤综合诊治学科列入必修课程,让医学生全面了解肿瘤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利弊。  在临床和学术领域,要摒弃学术沙文主义,改变传统的治癌思维,提升治癌质量指标。临床医生要知道肿瘤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疾病适合用什么手段,就应该用什么手段。要让患者知道,治疗肿瘤有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病变。  鉴于目前肿瘤治疗的方法很多,医生经常各自为战,让病人在各个科室间奔波折腾,笔者认为应该创建全新的肿瘤治疗体系,制定肿瘤治疗标准。要综合考虑肿瘤治疗的彻底性,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器官功能的保存性和出现病灶的再治性。在肿瘤治疗中,治疗过程规范是前提,治疗取得成效是标准,治疗责任追究要有监管。
  • 癌症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癌症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癌症的知识。实际上医学上没有癌症这个说法,这是普通老百姓对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医学上把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例如胃癌来源于胃粘膜上皮,宫颈癌来源于宫颈上皮;将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但也有一些分布广泛的恶性肿瘤,例如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等。下面一张图是医学生都曾经背过的二者的区别。不仅如此,在每一个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器官,恶性肿瘤还有不同的分类,在此就拿肺癌的组织病理分类举例。1、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s占肺癌的40%。根据细胞分化形态与构成又分为:①分化好的;②中分化的;③分化差的。2、腺癌——adenocarcinoma占肺癌的20%,在女性则占50%。有的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腺癌包括有:①支气管源形腺泡癌、支气管源性乳头状癌,可伴有或不伴粘液形成;②细支气管肺泡癌;③有粘液形成的实性癌。3、腺鳞癌。 占肺癌比例<10%。有的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4、大细胞癌。 占手术肺癌的15%~20‰。此癌不具有腺、鳞分化的特征,为未分化癌。其变形有①巨细胞型,②透明细胞癌。5、小细胞癌。占肺癌的10‰~20‰。又称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包括:①燕麦细胞型,占42%;②梭形细胞癌,占29%;③多角细胞型,占29%。6、类癌 占1%~2‰。此癌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低。7、细支气管肺泡癌——细支气管肺泡癌(BAC)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欧美占2‰~3‰,国内占20‰。为一种异源性肿瘤,可起源于细支气管Clara细胞、肺泡II型上皮细胞及化生的粘液细胞。8.腺样囊性癌(ACC)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其他还有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不能分类的神经内分泌癌、癌内瘤及成细胞瘤等。大家可以看到,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型是复杂的,每一个大的类型下面还有很多小的分类。但这远不是各种恶性肿瘤中分类复杂的,许多血液系统的疾病的分类还要结合免疫分子学标志,那些分型简直记不住。为什么要研究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分型?因为这和诊断治疗密切相关,只有我们明确了这个恶性肿瘤是什么,我们才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

    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

    患上胰腺癌之后,一定要及时正规化的治疗,可以有效的延缓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尤其是目前的,海扶刀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这种病情,具体在操作过程中,还要多注意一些事项,下面介绍,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1)不愿意手术切除者。(2)手术不能切除者。(3)患者一般情况还可以,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者。(4)肿瘤病灶可以通过机载超声清楚显示出来者。(5)治疗超声能够安全到达肿瘤病灶者。哪些患者不适合海扶刀治疗?(1)病灶不能通过超声清楚显示者:如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者,由于上腹腔结构被改变,所以超声不能清楚地显示病灶。(2)胰腺手术后,手术野即在海扶刀治疗的声通道上有金属异物或其他医用置人物,在治疗过程中会吸收能量,损伤周围脏器。(3)黄疸类型是梗阻性患者:此类患者要想行海扶刀治疗,必须是在行胆道内支撑管引流或胆囊造瘘外引流的情况下。(4) 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包裹或压迫或侵犯了肠系膜上血管,同时还伴有肠系膜上静脉远端明显扩张者。(5)CT检查提示声通道上的大血管有钙化,海扶刀治疗过程中钙化灶吸收能量较多,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以上就是,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及时的配合医生,采取较好的治疗办法,另外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心态良好,平时多听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心情,对病情都是有好处的。
  • 放疗后三年内为什么不能拔牙?-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三年内为什么不能拔牙?-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三年内为什么不能拔牙?-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口腔、咽痛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常发生于放疗2周左右。患者早期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白膜,患者出现口干咽痛吞咽困难。出现严重黏膜反应时,如口腔溃疡、糜烂、饮食有影响时停止放射治疗,口咽部给药。必要时给静脉注射抗生素,注意口腔卫生。鼻咽癌患者如何清洗鼻咽腔。病人占了一半座位,头稍微向前倾斜,放置向前弯的盘子装有溶液的鼻咽冲洗器的前端,轻轻插入一个鼻孔,患者张开嘴呼吸,用手轻轻按压鼻咽冲洗器,使冲洗液慢慢流入鼻咽,从另一个鼻孔流出,两侧交替进行。放疗和拔牙在洗过的种子里要注意:鼻咽冲洗每天1~2次;清洗时的压力应避免引起并发症;洗的时候,请告诉患者不要咳嗽。清洗结束后,指示患者不要用力咬鼻子,以免引起鼻咽腔出血。鼻咽癌放疗后三年内为什么不拔牙?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由于放射线对唾液腺的损伤,唾液分泌减少变得粘稠,酸度增加,细菌容易繁殖,放射性龋齿、牙龈红肿,牙龈容易流脓。放疗后3年内拔牙,上述症状可能诱发颌骨骨髓炎。抗炎治疗失效,病情加重,刺破皮肤形成癔孔,终日脓血不止,影响患者饮食,导致长期慢性消耗,死于脓毒血症和全身衰竭,因此鼻咽癌放疗后3年内不能拔牙。
  • 放疗后吃什么?放疗不同部位注意事项-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吃什么?放疗不同部位注意事项-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吃什么?放疗不同部位注意事项-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放疗患者可发生疲劳、虚弱、头痛、头晕、口腔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特有征候群。治疗期间大量营养消耗和大量辐射导致约90%以上患者体重减轻,其中约15%患者体重明显减轻,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患者发生的营养问题一般与照射范围(面积)、部位及患者的个人耐受性有关。头颈部放射治疗患者影响唾液的分泌、咀嚼、吞咽的纵隔和上消化道放射治疗患者接受语言困难、粘膜炎、牙龈炎、舌炎和食管炎的腹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引起放射性肝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腹膜炎,引起肠道吸收障碍、闭塞、频尿、尿急、尿痛、痿管形成、穿孔。因此,放疗后肿瘤患者家庭的养护尤为重要,尤其是饮食。放疗后饮食头颈部肿瘤放射后,滋阴生津、清热降火品,如苦瓜、胡萝卜、西红柿、藕、水母、白菜等主食* 好是半流汁或松软的食物。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应多吃滋阴润肺、补气养血、止咳痰制品,如冬瓜、甜瓜、香菜、菠菜、核桃仁、白木耳、香菇、燕窝等。腹部放疗后,应多加健脾和胃、养血补气品。放射线治疗结束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清洁放射线所画的放射线野标志。辐射区内皮肤干燥瘙痒,可外用伏安、滑石粉、痱子粉、羊毛脂软膏、皮炎平霜等。避免阳光直接接触日本风,不要用肥皂和过热、冷水和盐水摩擦,刺激皮肤。放疗几个月或几年后,照射部位的组织出现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或淋巴区引流障碍。头颈部放疗后口受限的,应张开嘴,增强咀嚼功能。胸部放疗后出现干咳、气短、发热,应及时到原治疗医院复查,排除肿瘤复发、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纵隔炎,及时治疗。人参可以扶正本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具体吃什么取决于体质。一般体质弱、无力、苔薄、脉搏快、能利用晒黑、白参、党参、太子参的体质弱、不耐寒发热放射患者红参、吉林参可用口干,怕热,舌红,脉搏快时可用西洋参、皮尾参。
  • 放疗后皮肤反应程度及防护,该怎么办?-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皮肤反应程度及防护,该怎么办?-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

    放疗后皮肤反应程度及防护,该怎么办?-全国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网-癌症筛查-肿瘤复查-高端体检放疗后皮肤反应程度及防护,该怎么办?来源:医生在线时间:2020/05/26 15:16阅读:28分享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辐射的刺激,肿瘤患者放疗区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反应,一般分为Ⅰ、Ⅱ、Ⅲ、Ⅳ度,不同程度的放射反应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一、二级皮肤反应护理:一般情况下,暴露10次后,皮肤开始干燥,出现红斑、潮红、灼热和瘙痒感(I度),*后逐渐变成暗红色。表皮脱落,称为干燥性皮炎(Ⅱ度)。皮肤反应Ⅰ、Ⅱ的患者一般不停止放疗。对于皮肤瘙痒的患者,可用手轻拍瘙痒处或敷冰片、滑石粉、薄荷淀粉、痱子粉,既能止痒,又能使局部皮肤干燥。但冰片、滑石粉等不宜过多使用,以免堵塞毛孔,引起毛囊炎。患者千万不要用手抓,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感染和长期不愈合。干性皮炎可外敷2~3次,以保护放射治疗领域的皮肤。不要局部涂抹乳液、面霜或保湿霜等,以免在放疗区引起皮肤反应增加。芦荟虽然有抗炎作用,但并没有保湿作用,有些病人甚至对芦荟过敏。因此,不建议在放射治疗期间使用。虽然类固醇软膏可以减少放疗后的皮肤反应,但对瘙痒和疼痛无效,局部灼烧感也可能掩盖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应该小心使用。不要使用凡士林,因为它更难去除,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增加放疗后的反应。2、Ⅲ度皮肤反应护理: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局部皮肤出现充血、水肿、水疱,严重者出现糜烂、渗出,称为湿性皮炎(Ⅲ度)。此时宜停止放疗,对症治疗。不宜刺破小水泡,如皮肤糜烂,局部涂抹1%龙胆紫一 天2~3次。不要使用滑石粉或滑石粉,因为它会阻塞汗腺和毛囊,增加反应。同时,如果皮肤受到损伤或伤口,两者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细菌感染的载体。对于较大的水泡,应立即对水泡进行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出液,在创面敷上无菌凡士林纱布,保护局部皮肤,并保留渗出液和表皮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尽快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水泡吸收后,采用暴露伤口疗法,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外敷美宝烫伤膏。1周后,渗出液明显减少,治愈后可继续放疗。3、Ⅳ度皮肤反应护理如果反应不能及时控制,局部皮肤进一步坏死脱落,溃疡形成(Ⅳ度),表现为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晰,底部光滑,下皮肤溃疡形成坑状。有严重的疼痛。此时需要停止放射治疗,待对症治疗痊愈后再继续放射治疗。暴露疗法可采用外用消炎软膏,如红霉素、氯霉素软膏;感染较重时,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注消炎药物。同时保持伤口表面清洁和干燥以促进愈合。当溃疡面积较大时,需要植皮修复。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常见的副作用,通过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放射治疗区的皮肤护理,确保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